为弘扬洛惠渠宝贵传统,进一步擦亮红色文化品牌,深化干部作风能力转变提升,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在新的时代建功立业。现将“吃水不忘修渠人 建功立业新时代”活动干部职工的思考择优刊发。
弘扬洛惠渠宝贵传统争当新时代“修渠”青年
在洛南县保安镇,一条长63公里、宽深各1.7米的“人工天河”盘曲在悬崖峭壁之上,这便是备受世人敬仰的洛惠渠,它始建于1958年,比河南林州红旗渠还早开工两年,被洛南百姓誉为“生命线”,它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,它给后人留下的宝贵传统值得我们永远追忆、代代相传。身为新时代青年干部,我们要学习好、弘扬好、践行好洛惠渠宝贵传统,让它在洛南大地上持续绽放光芒。
弘扬洛惠渠宝贵传统,走好自力更生之路。惟其艰难,更显勇毅;惟其笃行,弥足珍贵。在洛惠渠修建过程中,缺资金,张东县长骑着骡子多次翻阅秦岭到省上争取支持;没有技术和经验,从勘测到设计再到施工,靠得是当时的土工程师自己去摸索;没有施工设备,就用最原始的铁锨笼筐、钢钎铁锤一点一点往开凿,洛惠渠的建设历程就是洛南百姓自力更生的奋斗史。作为新时代有志青年,走好自力更生之路,需要抛弃等靠要思维,对标年度工作目标,在求突破、促发展、见成效上下功夫,稳扎稳打完成全年工作任务。
弘扬洛惠渠宝贵传统,秉持艰苦创业之风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群众生活本就不富裕,缺吃少穿是常有的事,在洛惠渠建设工地上,工人们一天三顿喝的是稀糊汤、野菜汤,啃的是豆渣馍,尤其是晚上,大部分人睡在草棚里、光席上,两三个人才能盖一条被子,在这样艰苦的生活条件下,工人们未曾退缩,他们攀悬岩、荡峭壁,一点一点凿、一处一处炸,仅用1年时间,硬是用血肉之躯31.5公里的悬崖峭壁上凿出了一条石渠。青年的我们生逢盛世,身处在大有可为的时代,我们更要将艰苦创业的宝贵传统传承下去,勇挑重担子、敢啃硬骨头,履行好工作职责,为永丰高质量发展贡献应有之力。
弘扬洛惠渠宝贵传统,凝聚团结协作之力。一人拾柴火不旺,众人拾柴火焰高。修建洛惠渠的提议在得到省政府和相关部门批准后,便立即抽调了40名干部、3000名民兵,以军事编制组成洛惠渠工程“战斗团”,大家众志成城,风雨同舟,苦干实干,以团结协作之力保障了洛惠渠工程有序推进。身为基层干部,团结协作是我们必备的素养,“千万工程”环境卫生整治、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提升、核桃大市场建设..........这一项项工作任务的落实正是全镇上下团结协作的生动实践,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,持续发扬这一宝贵传统,以大局为重,相互支持、互相配合,筑牢永丰发展基石。
弘扬洛惠渠宝贵传统,传承不怕牺牲之魂。张永良爆破斧子沟光荣牺牲、张吉才南坡开渠光荣牺牲、雷满堂打通鸡冠山光荣牺牲..........在洛惠渠建设施工期间,先后16人牺牲,6人因伤致残,他们的英勇事迹让人震撼,激励我们不断前行。有前进就有阻碍,有胜利就有牺牲。身为党员干部,我们要时刻牢记入党时的谆谆誓言,始终将“不怕牺牲”牢记心头,要有奋不顾身的大义担当,在抗洪抢险等关键时刻不畏缩,在巩固衔接、项目建设等繁重紧急的工作任务面前不抱怨,要舍得牺牲自己的时间与精力,加班加点、苦干实干,努力成为能堪当大任的栋梁之才。
岁月更迭,初心不变。在新时代的征程上,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,也必将大有作为,让我们接过历史的接力棒,弘扬好洛惠渠宝贵传统,扮演好新时代的“修渠”青年,勇立潮头、勇担重任,为打造“一都四区”,建设“五个洛南”,推进富民强县贡献奋进力量。
责任编辑:张伟
- 商洛市柞水县红岩寺镇:镇村干部积极行动 化解群众矛盾纠纷2024-10-29
- 韩城矿业桑树坪二号井政工党支部别样的红色之旅2024-10-28
- 韩城矿业桑树坪二号井: 职工集体生日温情满溢2024-10-28
- 韩城市交安委召开第四季度暨秋冬季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2024-10-28
- 商洛丹凤花瓶子镇:开展2024年水管员及水利公岗业务培训会2024-10-25
- 商洛丹凤花瓶子镇:开展人大代表集中视察评议活动暨庆祝全2024-10-25
- 商洛山阳县委宣讲团深入西照川镇开展农村党员专题培训2024-10-24
- 陕煤韩城矿业下峪口矿“三违”人员“现身说法”敲响安全警2024-10-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