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政法频道 > 西部新闻 >
分享

新时代文明实践,是时代所需、使命所系、群众所盼。近年来,洛南县巡检镇始终坚持以“凝聚群众、引导群众、以文化人、成风化俗”为工作方针,一场场“冒热气”的理论宣讲让党的政策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一次次“有温度”的志愿服务让群众安心又暖心……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犹如徐徐清风,吹遍了禹平河畔的每一个角落。

01

理论宣讲传党音 院落夜话说振兴

“大家注意啦!今年我们的农村医保政策有了新变化,我给大家详细讲一下……”

“看看咱们村,这几年修了路、装了灯、建了文化广场,乡村面貌焕然一新,这都是党的好政策带给我们的实惠。”

夜色渐浓,巡检镇文明实践宣讲师陈倩男与村民们围坐一起,针对各村发展现状,深入浅出解读党的好政策。

为了打破以前理论宣讲的内容枯燥乏味、单向灌输模式,增加互动性和亲和力,巡检镇创新性推出“惠民新声”宣讲品牌。宣讲团队利用群众空闲时间段,从办公室走进田间地头,通过“你问我答”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方式,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、四种陋习、反诈技巧、生活知识、惠民政策等内容融入日常聊天中,传递给每一位群众。同时,各村将党的理论政策与文艺演出相结合,运用朗诵、快板等艺术形式,把理论“演出来”“唱起来”,让群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。

积极调动各方力量,精心组建了由“领导干部、党员先锋、乡贤能人”构成的多元化宣讲团队,实现了宣讲资源的优化配置。截至目前,已成功组建了10支各具特色的宣讲队伍,累计开展宣讲活动超过50余场次,吸引了近3000名群众参与。

02

榜样力量为引领 画好德善同心圆

“我认为牛月娥是合适人选,我推荐她当选本期的孝老爱亲典型人物……”

前不久,在上庙村道德评议会上,成员们积极评议身边好人好事、孝老爱亲等先进典型人员,并对家庭不和睦、邻里不和谐以及各种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评议。村民牛月娥被评为上庙村“好媳妇”。

道德评议会每季度举办一次,将孝老爱亲、好人好事、文明家庭、“好婆婆”、“好媳妇”等推荐评选活动纳入评议范围,着力培育村民知荣辱、讲正气、作奉献、促和谐的良好风尚,进一步加强和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。

“能被村上评为好媳妇是对我的肯定,也是对我的激励,我要更加孝敬公婆,与邻里和睦相处,对得起这份荣誉。”获得“好媳妇”荣誉称号后,牛月娥说道。

近年来,巡检镇大力推广评选树模活动,深入挖掘了一批批孝老爱亲、助人为乐、见义勇为、敬业奉献、诚实守信的道德楷模,先后共推荐出40位先进典型。并在镇微信公众号、视频号平台开设典型宣传专栏,对道德模范、身边好人等先进事迹大力宣传,引导广大群众向上向善,充分激发社会正能量。

03

志愿服务在行动 邻里居民齐称赞

为进一步倡导志愿服务精神,坚持“群众在哪里,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”的原则,巡检镇各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开展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,全力营造“全民参与、全民志愿、全民服务”的浓厚社会风尚。

以前,巡检街社区活动广场是群众闲谈漫步的理想之地。如今,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平台,这里已变身为巡检镇志愿服务的新据点,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、法制教育普及,到义诊服务、健康指导等多方面,用实际行动打通服务群众“最后一米”。

在黑彰村,一队队“红马甲”志愿者和党员干部手持清洁工具,或是抹布、或是笤帚,清理着文化墙和沿线主干道垃圾,用实际行动为村民营造一个舒适、整洁的生活环境,为乡村文明建设增光添彩。“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就像是为老百姓量身定制的服务窗口,既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,也进一步加强了干群之间的紧密联系。”黑彰村党支部书记马会平说道。

04

移风易俗勤宣传 培育乡村新风尚

乡村要美,美在文明;民风要正,正在约束。每逢毕业季,都是“升学宴”“谢师宴”等高峰期。在这时,巡检镇驾鹿村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总是第一时间走进考生家里,引导他们以文明节俭的方式庆祝金榜题名。驾鹿村党支部书记陈小红欣慰地说:“如今,群众都养成了拒绝铺张浪费办宴的好习惯,邻里关系越来越亲,村民生活越来越好。”。

为了传承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,弘扬文明健康的时代新风,巡检镇各村(居)在婚丧过事、人情随礼、建房装修、嫁娶彩礼等方面,积极开展标准制定和村规民约修订完善工作。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召开党群议事会,倾听各方声音,志愿者统一收集归纳整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,制定出合理的标准。通过大喇叭、广播、上门入户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,让村民们从互相攀比中解放出来,通过“小村规”实现乡村治理“大进步”。

新时代开启新征程,展现新气象,绘就新画卷。巡检镇将持续深化“文明实践+”的深层内涵,推动文明实践与基层党建、乡村振兴、社会治理、安全生产等方面深度融合,不断激发文明实践的内在动力,为镇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实保障。

 

责任编辑:张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