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政法频道 > 西部新闻 >
分享

近年来,双龙镇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“凝聚群众、引导群众、以文化人、成风化俗”作用,将党员志愿服务队作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,以服务基层、服务困难人群为重点,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,为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。

尽心“安民”,让服务优起来。

建强志愿服务队伍,积极发动一批能力强、热情高、靠得住、敢担当的机关年轻党员,组建“志青春”机关党员志愿服务队,30余名青春洋溢的青年党员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注入强劲动力。不断创新服务模式,结合志愿服务队员的业务知识、专业特长等,建立志愿者服务清单,针对辖区困难家庭、独居老人、留守儿童、“六失”人员等群体集中开展走访慰问,为其提供房屋清洁、理发助学、关心关爱服务,用爱心为文明撑起新高度。依托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岗,打造机关服务与村级服务联通机制,镇村两级同步开展排查,日常通过微信群采集群众需求清单,通过线上共商共策,线下共同出击解决群众所需所盼,将群众“需求清单”转化为“满意清单”,努力为群众提供“近在咫尺”的便利服务。

尽情“乐民”,让群众动起来。

强化宣讲引导,各村党员志愿服务队联合驻村帮扶工作队,先后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理论宣讲10余次,推动党的好声音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。策划传统节日志愿服务活动,“冬至包饺子、端午吃粽子”现已成为党员志愿服务队的固定动作。今年“雷锋月”南峪口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义务植树活动,各村党员志愿者纷纷上路开展清明期间护林防火巡查,助力护林防火。强化文化润民,广泛开展形式多样、活泼有趣的主题活动,先后举办“跳进新生活、舞出新风貌”广场舞培训、理论宣讲+急救知识普及文明实践活动,动员群众积极参与“龙乡村晚大舞台”,通过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,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

尽力“便民”,让氛围浓起来。

农村党员志愿者定期普及惠民政策,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掌握正确的栽培技术和科学的种植养殖技术,针对困难群众,及时开展各类技能培训,助力他们增收致富,去年以来,全镇160余名党员志愿者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0余次,解决群众实际问题200余个。以丰富群众业余生活为出发点,整合阵地资源,建立起涵盖特色文化墙、群众文化活动中心、大讲堂、书屋、室外休闲健身区等多元功能区域的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为群众打造集红色文化宣传、学习教育、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。强化示范引领,党员志愿者助力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、红白理事会章程等,大力推进移风易俗,评树“星级文明户”“五美庭院”“最美乡贤”等先进典型,在辖区营造崇善向美、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,以强大文明力量赋能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
 

责任编辑:张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