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政法频道 > 西部新闻 >
分享

近年来,山阳县高坝店镇石桥村依托当地丰富的红薯农产品资源,充分发挥省历史博物馆帮扶优势,以产业振兴为引擎,紧扣市场导向、民众所需,通过强化党建引领、整体布局、特色融合、打响品牌等措施,进一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,全力做强红薯粉皮“土特产”品牌。

坚持“政府引导、市场主导、企业带动、农户参与”的思路,依托石桥村百年红薯粉皮传承历史和工艺的背景,着力在红薯粉皮产业补链、延链、强链上下功夫。整合村内土地资源,采取“流转、大户承包、个体种植”的方式,实现红薯种植的规模化、产业化。鼓励村“两委”成员及企业负责人前往北京农业大学、杨凌、山东等地学习考察,建成500平方米生产车间,引进一批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专业技术,实现红薯粉皮从传统手工制作、人工户外晾晒到智能化制作的转变,大大提高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。

创新“公司+集体经济+农户”联农带农模式,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,由公司统一农资服务、统一种苗供给、统一技术指导、统一回收加工、统一品牌管理,村集体经济负责流转土地、资金入股、对接企业、联系农户,与农户签订《产业合作协议》,提供保底价回购服务,解决农户技术、服务、销售等后顾之忧,形成育苗、种植、回收、加工、销售为一体的红薯粉皮全产业链条。带动349户群众种植红薯420亩,户均增加经营性收入4200元;提供30余个就业岗位,助力村集体每年增收约10万元以上,实现三方共赢。

打造“线上+线下”运营模式,建立村级农副产品销售平台,对红薯粉皮进行统一生产、统一包装、统一销售,提升产品附加值和溢价能力。以“粉皮飘香党旗红”党建品牌创建为契机,深度挖掘红薯粉皮制作的历史文化,积极举办石桥红薯粉皮文化节,以“网红农产品直播间”、线上平台推广、参加线下农产品展销等形式不断打响品牌,不仅畅销周边省市,还远销河南、浙江等地,带动村集体经济稳定收益和农民增收。石桥红薯粉皮在省市等多家媒体刊登,目前年产量可达12吨,实现年产值50万元。

下一步,聚力提升“百年工艺·石桥粉皮”知名度,谋划打造“绿色红薯基地、粉皮加工制作、系列产品展示展销、手工制作旅游体验”为一体的一产、二产、三产融合项目,推动石桥粉皮产业高质量发展、群众持续增收。(程美)

责任编辑:张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