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政法频道 > 西部新闻 >
分享

板桥镇把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、加快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,聚焦示范引领、加快产业发展、聚力民生福祉、有效推进乡村治理,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,推动全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。

主抓“千万工程”,形成示范引领。做实五强创建,紧盯示范村5强55项指标任务,按照“一图一表三清单”目标任务,通过任务分解和细化,以问题为导向,紧抓短板弱项的推进完成,不断提升示范村创建质量。推进项目建设,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抓手,实行专人跟进、重点督办的措施方法,使项目实施稳步推进。目前,市级财政衔接资金批复共裕村的3大类7个项目,共计510.96万元,包括产业项目配套、中药材种植、污水处理、道路硬化、改厕、供水工程提升、人居环境提升等,有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。增强示范带动,持续把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工作经验在全镇各村大力推广,在乡村5强方面形成以点带面,使“单科优”变为“全科优”,极大促进了全镇社会及经济健康发展,进一步为板桥镇乡村振兴和全市小城逆袭添力赋能。

加快产业发展,赋能提质增效。产业项目持续向好,通过完善产业项目运营监管机制,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,其中明星蛋鸡养殖、板桥大棚蔬菜、柏林草莓种植等设施农业生产稳定,五四村辣椒种植基地初步建成,中药材产业链建设日趋完善,火炬村金银花园成功盘活且喜获丰收,大唐韩城板桥10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首批单元并网成功,文化合作社运营收益持续增长,电商直播基地效益明显,切实增强了板桥镇产业高质发展、提质增效。中药材产业成效渐显,目前已建成中药材种植示范园8个,人工种植中药材面积突破3000余亩,野生抚育和栽植已达1万余亩,以及稳步推进6000余亩农光互补(套种中药材)项目建设,并在共裕村建成了集收购、加工、仓储、销售等产业设施为一体的、年粗加工能力5000余吨的板桥镇中药材产业园,现已进入初步运营阶段,率先在全市打开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突破口。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,建成了文化合作社综合展室、文旅分社调度室及陈列式仓库,文化阵地进一步拓展。同时,不断提升改进文化产品质量、丰富产品种类,结合韩城特色文化,推出了玉猪龙、韩城锣鼓等多种布艺文创产品,并开设了“手作小铺”布艺制作体验,文化合作社成员演出承接、订单制作不断增多,文化合作社这一新集体经济真正成为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径。

聚力民生福祉,优化乡村治理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,深化信访联席会制度、书记专题会制度及“镇+站+村”三级调处模式,创新实行“易村调解”并荣获渭南市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先进典型。同时,始终扛牢安全责任,开展安全生产及防汛防火、燃气安全巡查等常态化巡查工作,全面排查问题并督促整改,切实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乡风文明不断深化,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村规民约宣传活动,健全完善“一约四会”,全面推进移风易俗工作,在文明祭祀、厚养薄葬及打击天价彩礼等方面下功夫,以及开展“移风易俗党员先行”系列活动,进一步助力形成乡村文明新风尚。积极为民办事服务,全力加快推进2024年板桥镇8项民生实事项目建设,目前各项目建设完成竣工、投入实效。同时,推进“暖民心”行动深入延伸,把党的组织领导延伸到“网”,把为群众服务落实到“格”,以“小网格”推动“大服务”。

下一步,板桥镇将继续以“千万工程”工作任务为目标导向,持续抓好全镇重点工作,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、产业发展、基层治理上打造工作亮点和示范村庄,形成以点带面、示范引领的发展格局,努力以“小镇新篇”的主动作为为“小城逆袭”增光添彩。

责任编辑:张伟